恢復重建的重元寺位于蘇州工業園區唯亭鎮淺水灣。據記載,重元寺始建于梁武帝天監二年(公元503年),與寒山寺、靈巖寺、保圣寺同時代。梁武帝蕭衍以佛化治國。一時上行下效,全國崇佛。某日傍晚,住在長洲縣衙西北二里處的官員陸僧瓚,見官宅上空祥云重疊,便突發奇想,立即奏請梁武帝,主動建議舍棄自家官宅,在原地改建一座寺廟,并為寺廟取名“重云”。梁武帝欣然同意,并賜匾表示嘉許,匾額題為“大梁廣德重玄寺”!爸卦啤氨徽`為“重玄”,是奏章轉抄上遞過程中的差錯。
重元寺一直興盛到中唐時代。270多年后,時任蘇州刺使的唐代大詩人韋應物曾有一首《登重元寺閣》寫重元寺:“時暇陟云構,晨霽澄景光。始見吳郡大,十里郁蒼蒼。山川表明麗,湖海吞大荒。合沓臻水陸,驕闐會四方。俗繁節又喧,雨順物亦康。禽魚各翔泳,草木遍芬芳。于茲省甿俗,一用勸耕!。唐代詩人李嘉佑、皮日休、陸龜蒙等也有描寫重元寺的詩作。公元842年,唐后期武宗會昌二年,中國歷史上最大的一次“滅佛”運動突然爆發。朝廷對僧人展開了殘酷的迫害和殺戮。蘇州城里的寺廟大量被毀,僧人紛紛遷出城外,有的在別處另建新寺。離蘇州城三十里的唯亭鎮便出現了一座新的重元寺。原名重元寺的上海靜安寺,建于唐會昌三年,很可能和唯亭重元寺是同一時期、同一背景下的產物。吳越錢繆時代(公元908-932年),曾對重元寺進行過大規模的修葺。重修后的重元寺,仍是一座“巨剎”,規模宏大,殿閣崇麗,寺前有兩座土山,兩塊異石立于庭前,一尊高丈余的無量壽佛銅像屹立于中央,十六尊羅漢環立兩側。另有別院五座。重元寺還有一座圣姑廟,所謂圣姑,就是梁武帝時舍宅建寺的陸僧瓚的女兒。當地人供奉圣姑是為求子。重元寺在宋朝改名為承天寺。宋宣和年間(公元1119-1125年),又因朝廷禁止寺觀橋梁以“天、圣、皇、王”等字命名,而改名為“能仁寺”。宋真宗大中元(公元1008年),一個叫男師貞的人與宗族里的人們商量后,買下一塊地,將已被廢棄了的重元寺里的一座石幢重新豎立了起來。成書于清道光年間(公元1848年左右)的《元和唯亭志》說:“(重元寺)今遺跡俱湮,唯寺前石幢一軀,猶唐時建!笔笔撬聫R的紀念性標志物,韓崇等清代詩人都有感于歷史的滄桑,為這座石幢寫過詩。元代至順年間(公元1330-1333年),重元寺曾毀于火。元至正年間(公元1341-1368年),由悅南楚和尚重建,再次恢復一新。元代把重元寺在宋代的兩個名字合二為一,稱“承天能仁寺”。又有人叫它“雙峨寺”,這很可能是因為寺前有兩座土山,也可能是因為寺內兩塊異石的緣故。這時的重元寺,寺內除有無量壽佛銅像外,還有盤溝大圣祠,靈佑廟和萬佛閣。文化大革命期間,重元寺被毀,石幢被砸碎。唯亭陵南小學校建于寺基之上。為弘揚佛教傳統文化,滿足佛教信徒的宗教生活需要,2003年11月,經江蘇省人民政府批準恢復重建。 重元寺的重建,堅持繼承佛教傳統,遵循經典上有依據、歷史上有傳承、方便上有特色、藝術上有創意、功能上有感應等五項原則。水止觀音院——重元禪院——藥師塔相互呼應,又與佛教文化景點相互配合,建成以關愛生命、度生護法為宗旨的佛教文化區,表現出蓮花佛國的觀音道場特色、萬佛莊嚴的獨特風貌。 重元寺的恢復重建填補了古城蘇州東面沒有寺廟的空白,建成后的重元寺將成為蘇州工業園區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蘇州重元寺十大全國之最 國內最高的水上觀音閣——46米典雅觀音閣矗立于蓮花盛放的陽澄湖中央 國內最高的室內觀音像——33米觀音像慈愛俯瞰眾生 國內最重的室內觀音像——通體采用青銅80噸貼金工藝鑄成 唐朝第一律第一聲梵音大鐘——高2.19米,空靈鐘聲繞梁三日 國內最重的青銅大鐘——重達10噸,氣勢磅礴 國內最大的銅腔皮革鼓——直徑2.19米 國內最生動最圓滿的海島觀音雕塑群——大型彩繪雕塑,營造華嚴入法界品生動境界 國內最高的大雄寶殿——38米雄偉大殿 國內最大的大雄寶殿——2100平方米的面積,坐鎮重元寺 國內首家一次性規劃一次性建設一次性投入使用的全系列觀音滎陽水上亭閣,一爐銅水同步鑄出33米大觀音像一尊,33厘米小觀音像9999尊,以及3.3米左右的形態各異的六觀音像


交通: 126路公交車: 東南環立交首末站首班:5:50,末班:17:00; 重元寺北首班:7:00,末班:18:20 目前,已有109、126、128、129和169路公交車延伸到重元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