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蘇州市臺灣同胞投資企業協會 >> 文章中心 >> 發現蘇州 >> 正文 |
旅游名勝 拙政園 | ||||
作者:蘇州臺協… 文章來源:本站原創 點擊數:1654 更新時間:2008-06-20 |
|
|||
據史志記載,此處曾為唐代詩人陸龜蒙的故址,久有“不出郛郭,曠若郊墅”的特色。明代正德四年(1590)左右,王獻臣始建此園,因取晉人潘岳《閑居賦》“灌園鬻蔬......是亦拙者之為政也”句意,故以“拙政”名之。吳門畫家問征明參與了造園活動,作有《拙政園三十一景圖》,并為此園植藤、題字、作記。其后雖屢易其主歷經滄桑,但總體上仍不失明代遺風。 全園占地六十二畝,分東、中、西三部分。歷史上一度分開各成一園。東部名為“歸田園居”久已荒廢,1951年加以重建,園內平崗草地,綴以山池亭閣,僅是整個園景的序幕。全園精華所在則是中部,在腰門處,只見一丘假山遮斷視線,景深莫測,此即欲揚先抑之法;《紅樓夢》描寫的大觀園入口處的景色,或許正是作者從此受到的啟迪;假山過處,豁然開朗,頓見主建筑遠香堂呈現于眼前,堂之南有平臺池水、黃石假山,堂之東有枇杷園,堂之西為南軒,堂之北境界大開,靜水倒影如畫,山島碧若浮玉,而環繞遠香堂所配置的林木花卉,則隨時令演替而生景不絕。西部原為“輔園”,此處主要廳堂是一處鴛鴦廳,北半廳為“十八曼佗羅花館”供冬末初春賞山茶之用,整個廳堂開敞通透,頗具獨特風格;而曲尺狀池水則可溝通西部景域,沿池岸筑有波形長廊,俗稱水廊;此處園景已近尾聲,卻仍令人感到余韻未已。 |
||||
文章錄入:祝月村 責任編輯:祝月村 | ||||
【發表評論】【加入收藏】【告訴好友】【打印此文】【關閉窗口】 |
|
||||||
| 版權申明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會員中心 | 取回密碼 | 友情鏈接 | 管理團隊 | 管理登陸 | |||||
|